医学影像工程师社区
专注影像设备维修技术交流与分享

专家:如何正确使用CT机

  1、定期进行空气校准(aircalibration)及模型校准(phantomcalibration)

  由于探测器之间存在参数和余辉时间的差异,加之球管输出的变化,在扫描下一次时各通道的输出有所不同。这种现象称为探测器的零点漂移。为克服这一现象,就要修正零点漂移,所以要定期(3个月左右—)进行空气校准,从而保证采样数据的准确性。当感觉扫描图像密度变化较大时,要进行水模等模型校准,以使测的CT值准确。

  2、正确设置扫描参数及扫描条件

  扫描参数的选择决定了射线量及其穿透力的大小,kV愈高,穿透力愈强,空间分辨率愈高,如颅底扫描应用140kV,可适当减小骨骼伪影,身体肥胖病人,也需高kV扫描:mA及ms愈大,射线量愈大,密度分辨率愈高,图像质量愈好。

  一般厂家都预设了不同部位的扫描参数,但需要根据机器的不同型号及病人情况做适当的改变。如颅脑扫描,通常情况下用常规扫描120kV,130mA,2ms,但颅底应140kV,130~150mA,2ms扫描,以减小伪影;对胸腹部扫描,常规为120kV,200mA,1ms螺旋扫描,然而对较胖的病人,图像颗粒粗糙,分辨率低,必须采用高kV,如140kV扫描,图像才能满足要求。

 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当病变不十分清楚时,要适当薄层扫描几层,因为每层内接收射线量减少,影响图像质量,要适当增加mA及ms值。

  正确设置扫描参数,一方面要保证图像的质量,满足诊断要求;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小病人的吃线量及球管损耗,尽量减小mA及ms值。

  3、选择合适的窗宽、窗位

  在显示器参数设置不变的情况下,合理调节窗宽、窗位,可以使病变组织观察最清晰。窗宽为灰度等级,窗位为亮度等级。观察不同部位,要用不同的窗宽、窗位。如观察肺纹理要用(1000,-800),观察纵膈结构则要用(350,50)。

  另外,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个体差异,要进行适当的微调。

  4、防止辐射干扰

  注意手机、无线电发射机、无线遥控玩具等高频设备不能在机房附近使用。因为CT机扫描数据及指令传输通常为高频信号,高频强干扰信号很容易造成数据及指令出错,甚至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。

  5、严格执行球管加温(warm up)程序

  因为球管是连续高kV、大mA工作,突然的施加高kV及大mA,球管突然升温,会导致温差太大而性能不稳定甚至可能爆裂损坏。而warmup程序适应球管特性曲线,逐步升温,使球管工作处于最佳状态,既保护了球管,也保证了扫描图像的质量。要求在每日开机后及3小时未扫描时,应进行球管加温训练。

  6、正确开关机

  需要严格执行正常的开关机程序,它既涉及系统及软件的正常运行,也关系到球管的寿命长短。开机时系统自动检测软硬件的工作情况,关机时完成应用软件的正常退出、应存数据的存储及球管散热程序后,机器提醒可以关机,才可以切断电源。否则,系统及系统软件可能会出现错误,甚至系统瘫痪,球管寿命也会缩短。

( 2 )
分享到:更多 ()

评论 抢沙发

评论前必须登录!